土壤檢測不僅為精準農業提供了科學依據還可以識別土壤污染及退化問題,及時采取相關措施。不同的土壤類型、養分狀況、酸堿度等,需要不同的施肥、灌溉和耕作方式。通過土壤檢測,農民可以更加精準地了解自家土地的需求,合理施肥,減少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提高土地的生產力,同時保護生態環境。
土壤檢測-環境檢測機構-中科服務中心
土壤檢測頻次
監測指標:參照排污單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等管理文件的要求執行,或根據排放的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確定。
監測頻次:若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等管理文件有明確要求的,排污單位周邊環境質量監測頻次按照要求執行。否則涉重金屬、難降解類有機污染物等重點排污單位土壤、地下水每年至少監測一次。
監測技術:監測技術包括手工監測、自動監測兩種,排污單位可根據監測成本、監測指標以及監測頻次等內容,合理選擇適當的監測技術。
土壤檢測項目
物理化學指標:pH、可溶性鹽、干物質和水分、有機質、有機碳、燒失量、機械組成、土壤滲濾率、石礫含量、有機碳、氧化還原電位、總酸度、容重等;
營養鹽類指標:有效磷、有效鉀、速效鉀、有效硫、有效鎂、有效鋅、有效錳、有效銅、有效鐵、有效鉬、可溶性硼、交換性鈉、銨態氮、硝態氮、水解性氮、全鹽量、陽離子交換量、發芽指數等;
揮發性有機物指標:揮發性芳香烴(苯、甲苯、乙苯、氯苯類等)、總石油烴、揮發性有機物(VOCs)、揮發性鹵代烴、酚類化合物、丙烯腈、乙腈等;
有機農藥類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指標:六六六、滴滴涕、多環芳烴(苯并[a]芘、萘、菲、蒽、芘等)、硝基苯等;
金屬和元素指標:鉛、鎘、汞、砷、銅、鋅、鎳、鉻、硒、全氮、全磷、總鉀、總鈉、總鈣、總鎂、總鈦、銻、鈹、氟化物等;
土壤放射性指標:土壤中氡濃度、土壤。
土壤檢測標準
《土壤環境質標準》(GB15618-1995)
《展覽會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標準(暫行)》(HJ 350-2007)
《食用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評價標準》( HJ 332-2006)
《土壤和沉積物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HJ 605-2011)
《土壤和沉積物 有機氯農藥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HJ 835-2017)
《土壤檢測 第2部分:土壤pH的測定》(NY/T 1121.2-2006)
《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測定 烘干法》(LY/T 1213-1999)
土壤檢測-環境檢測機構-中科服務中心